清廉故事4月第二期《趙抃“一琴一鶴”赴任》

時間:2023/4/7 10:07:28 來源:本站編輯 瀏覽:1241次

分享到:
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
趙抃“一琴一鶴”赴任


趙抃半身像

趙抃(1008年-1084年), 男,字閱道,號知非子,衢州西安(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(qū))人。北宋時期名臣。

景祐元年(1034年),進士及第,出任武安軍(潭州)節(jié)度推官,治理崇安、海陵、江原三縣,遷泗州通判。至和元年(1054年),授殿中侍御史。歷任睦州知州、梓州/益州路轉(zhuǎn)運使。入為右司諫,論事不當,出知虔州。宋英宗即位后,除天章閣待制、河北道都轉(zhuǎn)運使,以龍圖閣直學士、知成都知府。宋神宗即位后,擔任右諫議大夫、參知政事。元豐二年(1079年),以太子少保致仕。元豐七年(1084年),趙抃逝世,時年七十七,追贈少師,謚號“清獻”。

  據(jù)記載,趙抃因才德擢升為成都轉(zhuǎn)運使后,單人獨騎進蜀,前后沒有一個隨從,僅帶著一張古琴和一只白鶴前去赴任。途中遇到下雪天,留宿在客棧,客棧的人不知他的真實身份,怠慢輕侮于他,他也毫不在意,只是靜靜地一個人彈琴。“一琴一鶴”的故事流傳開來,后來演化成為比喻為官清廉的典故。
      轉(zhuǎn)運使一職最早設于唐代,負責糧草運輸事務,但至北宋中期,其職掌擴大,除了掌握一路或數(shù)路的財賦外,還兼任考察地方官吏、維持治安、舉賢薦能等職責,實際上已成為一路之最高行政長官。趙抃身為轉(zhuǎn)運使,地位不可謂不高,權(quán)力不可謂不大,完全可以享有車馬隨從等出行待遇,但是他卻單騎獨行,僅攜一琴一鶴清簡赴任,以實際行動表明自己清廉為官的理念。入蜀之后,趙抃經(jīng)常微服私訪,巡查各地,百姓對此都驚喜欣慰,而奸佞官吏則恐懼畏服,“蜀風為之一變”,百姓無不感懷。
      趙抃一向仁和溫厚,“與人言,如恐傷之”,但他在京師做殿中侍御史時,每次論及朝廷公事,則必定分別邪正,凜然不可動搖,彈劾不避權(quán)貴,以剛直著稱,被譽為“鐵面御史”。
      趙抃一生不治家產(chǎn),生活極為儉樸。他為政施策皆以惠利百姓為根本,善于依照當?shù)仫L俗采取寬嚴不同的措施,政績?yōu)槭廊怂Q道,宰相韓琦贊其“真世人標表”,并自嘆不可企及。



安康市| 攀枝花市| 柯坪县| 长治市| 沂南县| 长阳| 丹阳市| 闻喜县| 启东市| 湛江市| 崇礼县| 马山县| 花莲县| 平山县| 平乐县| 嘉鱼县| 海阳市| 凉城县| 光泽县| 海林市| 京山县| 东宁县| 双牌县| 台东市| 祁门县| 肥东县| 荆门市| 安徽省| 静乐县| 利川市| 石棉县| 枣强县| 恩施市| 马关县| 邳州市| 中阳县| 罗定市| 吉木乃县| 克什克腾旗| 随州市| 托克逊县|